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个一个副省级市辖区,范围包括黄浦江以东到长江口之间个区域,西南面搭奉贤区、闵行区接壤,西面搭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等六区隔黄浦江相望,东北面搭崇明区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429.67平方公里。
1990年4月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浦东开发开放个决策,并于1992年10月11号批准以川沙县为主体设立浦东新区,并拉浦东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开发建设项目。2005年,上海浦东新区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5月,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让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第二大个行政区。现在,浦东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副省级区搭国家级新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也是中国大陆经济产业顶顶发达个地区之一。
历史编辑
浦东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海洋,成陆地个辰光晏,差弗多只有两千多年个历史。 浦东箇個名字就是因为伊勒拉黄浦江东面[1]。
古代编辑
南北朝个辰光,浦东地区畀信义郡昆山县管。从唐朝天宝年间设华亭县以后,箇面是华亭搭昆山县顶顶东面。南宋个辰光设立嘉定县以后后,浦东畀华亭(縣治勒拉现在上海松江区)、嘉定(现上海嘉定区)二個县管。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华亭县东北面拆出上海县,浦东地区畀分属上海、嘉定二县管[2]。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县东南部个长人乡拆成南汇县,县治勒拉原来个南汇嘴,现在个惠南镇。嘉定县东面拆出個宝山县。箇個辰光,浦东地界畀上海、南汇、宝山三個县拆开来管。嘉庆十五年(1810年),上海、南汇两個县拆出地方设置川沙抚民厅[3][4]。
近现代编辑
中华民国成立,改厅为川沙县,让伊搭南汇县一道畀江苏省管。民国16年(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南到杨思、北到高桥个沿江地区畀划拨上海特别市[4]。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中国输脱淞沪会战,长三角地区畀日本占领。勒拉接下来个几年里向,除脱中国共产党领导个游击队控制一些乡镇,浦东畀汪精卫政权搭日本控制。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及周边地区。1950年,南汇县北面有29個乡划拨川沙县,箇個辰光,浦东地界畀上海个三个区——杨思区、洋泾区、高桥区搭仔江苏省个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管牢。
1952年,杨思区、洋泾区个沿江地带变成东昌区。1956年杨思、洋泾、高桥三個区合并成东郊区。1958年东郊、东昌两個区再合并成浦东县;同一年,上海市扩大,南汇县搭川沙县侪划拨上海市。箇個辰光个“浦东地界”是上海市个浦东、川沙、上海、南汇四个县。
1961年,浦东县撤销,农村地区畀川沙县,黄浦江边分别畀杨浦区、黄浦区搭仔南市区。箇個辰光,浦东除脱沿江地区畀上海市个南市、黄浦、杨浦三区管拉,其他地区侪畀川沙县、上海县(于1992年与闵行区合并)、南汇县管[4]。
开发开放编辑
行政区划编辑
原浦东新区编辑
原浦东新区下辖11个街道、12个镇:
- 街道:潍坊新村街道、陆家嘴街道、塘桥街道、周家渡街道、东明路街道、洋泾街道、上钢新村街道、沪东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浦兴路街道、南码头街道、花木街道
- 镇:川沙新镇、合庆镇、曹路镇、高东镇、高桥镇、高行镇、金桥镇、张江镇、唐镇、北蔡镇、三林镇
原南汇区编辑
原南汇区设1个街道、14个镇
农场编辑
交通编辑
航空编辑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勒拉1997年10月份全面开工,1999年9月份造好通航、[5]。
铁路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参见编辑
- 浦东开发开放
- 副省级市辖区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洋山深水港
- 另外两个全面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市滨海新区、广东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