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
无锡(無錫閑話:vu sik [vu][siɪʔ])勒垃长江三角洲长江対仔太湖当中个走廊部分。东面対苏州隔界,远开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搭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江对过是泰州市所管辖个靖江市。
無錫 | |
---|---|
无锡市 | |
![]() |
|
綽號:簡稱:錫;舊名:有錫[1];其他:梁溪、小上海 | |
![]() |
|
坐標: 31°33′N 120°18′E | |
國 | ![]() |
省 | 江蘇 |
地級政區 | 地級市 |
政府 | |
- 市長 | 赵志坚 |
- 市委書記 | 杜小刚 |
面積 | |
- 城市 | 1,848.5平方英里 (4,787.61平方公里) |
人口 (2022) | |
- 城市 | 790萬人 |
- 密度 | Template:Densdisp |
- 市區 | 357.21萬人 |
時區 | 中國時區(UTC+8) |
網站 | 無錫市政府 |
市花:梅花、杜鵑花 |

无锡是江南文明个发源地,也是吴文化个发源地,有文字记载个历史就好倒退到商朝末年。1981年,无锡市畀排垃全国十五個经济中心城市里向,也是头一批国务院批准个13個较大个市之一,有地方立法权;无锡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搭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个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2][3]。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原苏州地区个无锡县、江阴县搭原属镇江地区个宜兴县划畀无锡市,也就是现在无锡市个范围。无锡是上海大都市圈搭苏锡常都市圈个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民族工业搭仔乡镇工业个摇篮、苏南模式个发祥地,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无锡市境内主要是平原,间花里花分布有低山、残丘。南部是水网平原;北部是高沙平原;无锡个中部是低地垦成功个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比较高,是宜兴个低山搭丘陵地区。宜兴地区山体侪作东西方向延伸,绝对高度500米以上,顶高峰是黄塔顶,海拔611.5米。锡山、江阴搭市区个山丘总体浪呈北东、北东东走向,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顶高峰是惠山个三茅峰,海拔328.98米。
无锡是全国重要个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里向有太湖鼋头渚、灵山大佛、拈花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蠡湖公园、崇安寺、惠山古镇、锡惠名胜区等景点。从无锡走出过像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名流,也有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作代表个古今有名个园林。
历史 编辑
商末,周太王个大儿子泰伯来到箇埭,建立吴国,定都无锡梅里(今梅村),泰伯带来个中原文明同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个江南文化融合。汉高祖時期設置无锡。
史前到春秋战国 编辑
无锡先民个原始文化好倒退到约六七千年前个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搭良渚文化个长江文明。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搭玉祁芦花荡等地,侪发现原始氏族个聚居点。
无锡勒垃商末有文字记录,诸侯周太王个大儿子泰伯、二儿子仲雍为咾拿王位让畀三儿子季历,从陕西歧山向南跑,泰伯选择蹲拉梅里,也就是现在无锡梅村,入乡随俗,断发文身。泰伯传播先进文化技术,百姓尊奉伊为君主,自号“句吴”。周灭商,因泰伯呒没儿子,周武王追封仲雍个五世孙周章做吴君,正式建立吴国。无锡也故咾成为吴文化个发源地。
公元前473年,越国勾践灭脱吴国。战国时代,越国畀楚国灭脱。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封拉江东吴地,营建旧吴故地,修复旧吴墟作郡邑,箇也是无锡龟背形旧城成型个原因。
秦汉到唐宋 编辑
秦,无锡属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锡县;王莽時期曾改名有錫。隋、唐时期,开凿大运河,无锡逐渐变成江南农产品、纺织品通往全国个中心。
箇段辰光,无锡成为了江南重要个经济城市。唐、宋两代,无锡侪畀望县管拉,宋朝个辰光城里向“四方商贾咸辇货来市”。
元、明、清 编辑
元贞元年 (1295年),朝廷设立无锡州,箇個辰光个无锡已经是“浙右名邑之冠”。明朝,无锡发展迅速,叫“米码头”、“布码头”。明中後期,江南一带欢喜文章、欢喜学习,出现像王绂、计六奇、邵宝等有名气个文人。无锡还是铜活字印刷术搭昆曲个重要发源地之一。明末,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勒垃箇面谈论国事,叫东林党。
清朝雍正二年,无锡县拆成无锡、金匮两個县、勒垃同一座城里向管理。中后期,无锡依靠地理优势,丝绸业高速发展,变成功江苏省最大个产丝县。原设垃上海个漕粮局迁到无锡,指定无锡作江苏个漕粮转运站。1888年到1911年,无锡是江浙两省个漕运中心,年承办漕粮超过130万石。通过办漕,确立无锡四大米市之一个地位,促进粮行业个发展,也推动无锡社会经济个繁荣。
清末,农民起义多,尤其是太平天国,让城里向居民死伤过半,全城房屋几乎侪打摊掉。
清末民初 编辑
1906年,沪宁铁路沪锡段完工,无锡火车站营业,运河为主个漕运逐渐畀海运搭铁路取代。但因为上海地价、工资忒高,一些民族企业家去地价、工资较便宜、工业原料丰富、交通运输发达、资金周转较方便个无锡造厂。1894年,无锡个杨氏家族开办业勤纱厂,是无锡第一家现代化机器织布厂,也标志无锡近代工业开始兴起搭发展。随后,荣氏、薛氏、唐氏、周氏等地方望族先后勒垃无锡开办现代化工厂,无锡逐渐成为江南地区新个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个摇篮。
正是经济个繁荣搭社会个变革,无锡个现代思想啓蒙运动先进。1898年,裘廷梁、裘梅吕(女)叔侄创办中国第一张白话报刊《无锡白话报》,其后,杨荫杭、吴稚晖、秦毓鎏等革命反清事业里向个中坚力量。
国民辰光 编辑
1911年秋,辛亥;箇年11月16号,无锡宣告光复。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无锡、金匮两县合并成无锡县,苏常道管拉。辛亥革命以后,无锡工业化水平快速增长,从1910年到1919年,工厂由11家增至78家。
1927年3月22号,国民革命北伐军到无锡,废脱道治,归江苏省直属。1934年起,国民政府勒垃无锡设第二行政专员公署,管理原先苏常道个范围。
黄金十年里向,无锡高速发展,特谓是工商業,到1932年,无锡有170多家工厂,劳动工人超过6万人,资本额达1,400-1,500万元。当中棉纺织业规模最大,排拉第二个是面粉工业,传统个无锡米市勒垃工业化以后好每天生产26万包面粉,排拉上海、哈尔滨后头,全国第3。商业方面,有货栈9个,商店1,661家,几百個市镇。伊个辰光有流行曲《无锡景》,叫无锡“小上海”,上海还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个民间言语。
建国之后 编辑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经济因乡鎮民营企业个发展而复苏。工业园区个开发吸引大规模个海外投资,无锡变成现代工业城市,经常勒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搭投资环境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地理搭气候 编辑
无锡勒垃长江三角洲,主要是平原,夹花里分布有低山、残丘,地势弗高。太湖平原是一個碟子样个洼地,海拔一般3.5米以下,最低个地方海拔弗足2米;海湾式湖滨低山丘陵个地方,多丘陵、干地、山区;宜兴市则是宜溧山地,有低山搭丘陵,最高个地方是勒垃南面个黄塔顶(611.5米),天目山个余脉,苏南第一峰、江苏省第二高峰。整個无锡总体浪河网密布、水美土肥、物产丰富,典型个江南水乡。
无锡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 °C。雨量充沛,雨季较长,主要集中拉六月,市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48毫米。全年无霜期有220天左右,市区日照时数为2019.4个钟头。一年里向顶顶热个辰光是7月,月平均气温28.0 °C;顶顶冷个辰光是1月,月平均气温2.8 °C。
交通 编辑
无锡市地理位置优越,勒垃沪宁线浪,老发头里是交通要道,伊水运个历史悠久,好倒退到泰伯奔吴后凿个伯渎河。京杭大運河橫穿無錫,水运交通便当。现在,无锡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国道、高铁;市里向,国际机场、港口、地铁等立体交通网络优秀,是华东地区主要个一只区域中心城市。
公路 编辑
无锡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有宁杭、沿江、沪宁等9条高速公路搭多条国、省道。
公路客运方面,2011年,无锡市拿长途汽车站合并拉一道,同无锡站北广场(城际高铁站)连拉一道,同无锡站南广场、公交系统、地铁形成大型交通中心区,叫中央车站。
无锡市里向快速路网弗小,包括快速内环、快速中环、凤翔路高架、江海西路高架、通江大道、金城路高架、机场路高架、蠡湖大道、太湖大道等等。下属县级市宜兴市内有范蠡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未来还会得建设宜兴快速交通体系;江阴市里向拥有芙蓉大道等快速路,目前也勒拉规划建设江阴市里向个快速路网体系。
航空 编辑
码头 编辑
无锡内河航运从漕运演变过来。现在伊依靠京杭大运河、芜申运河、太湖等水系,到2013年年底,已建成航道总里程达1,577.97公里,等级航道里程476.89公里,一年四季侪好通船。
作为内河港口个无锡港是中国28個主要内河港之一[4],由无锡(江阴)港搭无锡内河港组成[5]。
江阴港作为无锡地区唯一个出海通道,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远开无锡市区38公里。箇面贴拉长江有约35公里个深水岸线,目前已造好超过43個万吨级泊位数,是全国第五個亿吨级个内河港口,也是长江沿线第四個“百万标箱”个大港。
铁路 编辑
无锡地区目前有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宁杭客运专线、新长铁路搭沪宁沿江高速铁路,有无锡站(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无锡东站(京沪高速铁路)、无锡新区站(沪宁高速铁路)、惠山站(沪宁高速铁路,该站未来将实行扩建计划)、宜兴站(宁杭客运专线)五個客运站点,侪是上海铁路局管理个,当中无锡站是客货运特等站。勒拉弗久个未来,泰锡宜城际铁路搭沿江城际铁路也会得勒拉无锡个惠山站设站,故咾惠山站也会得扩建[6]。
公共交通 编辑
老底子无锡水网密密麻麻,城里向路少,老百姓一般性出门乘船、乘轿子或者黄包车,故咾无锡公路运输服务到1927年才出现头一家汽车出租商行。1951年,无锡举办“苏南物产交流会”,为咾方便参观个人,才开辟头一条市区公共汽车线路。
公共汽车方面,无锡市区有无锡市公交、锡惠公交、新区公交、马山公交四家独立运营个公交公司,拢总公交线路约200多条、公共汽车3,000多部。
差头方面,有4,000多部差头,乘车起步价统一3公里10元,超出每公里1.9元,算价钿个辰光还会得算进去等候费等附加费。
在无锡,包括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脚踏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侪好用无锡市民卡。
轨道交通 编辑
无锡地铁目前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全长114.8km公里。规划中个无锡地铁将会造9条市区地铁、2条市域轨道交通,拢总11条线路个轨道交通网。
教育 编辑
高等学堂 编辑
江南大学 - 无锡学院
- 东南大学无锡校区
-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规划建设)
-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
-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 另外无锡市内还有超算中心、702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等科研基地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等弗少大学研究院
- 专科教育方面,无锡拥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专科学堂
高中 编辑
医院 编辑
无锡医学历史悠久,尤以明清为盛。目前,无锡全市一共有一办医学院(江南大学附属医学院)搭则十咂市立医院、210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一共有十三办。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北院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三院四院,目前为南北院区,其中原四院即北院区未来计划改扩建)
-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 无锡市第七人民医院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无锡市中医院
- 无锡市妇幼保健中心
- 无锡市儿童医院
- 解放军904联勤总院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江阴市中医院
- 宜兴市人民医院
宗教 编辑
佛教
- 崇安寺
- 惠山寺
- 南禅寺
- 祥符禅寺
- 大觉寺
- 灵山
道教
- 雷尊道院
- 水仙道院
伊斯兰教
- 清真寺
天主教
- 三里桥若瑟堂
基督新教
- 无锡市基督教堂
文化 编辑
吴文华 编辑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千年來,在吴文化的浸育下,形成了鮮明的城市內涵,渗透于风土人情之中。无锡菜是明显的甜糯风味江南菜、清雅的锡剧小调也透露着敏锐果敢的工商文化;亦有可供吟风颂月的古典园林,阿有誉为“小上海”的雄心;這些固有文化老早变成代代无锡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所在。
无锡之有公共文化场所始于民国,创办于1912年的无锡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1929年,无锡县教育局又在孔庙基础上设立历史博物馆,为无锡第一家公共博物馆。该馆陈列文物不幸在抗战中尽毁,只存碑刻遗迹,今遂改为无锡市碑刻陈列馆。 1958年,在惠山寺出土文物基础上,设立了无锡市博物馆,后来迁建。2007年,在原无锡市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的基础上,新建无锡博物院,亦个是江苏省除南京博物院外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博物院。此外,无锡市内还有代表吴文化标志个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曾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鸿山贵族墓群遗址博物馆以及由工业遗址改建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同时也有蓝印花布博物馆、平湖城博物馆等诸多民间开设的特色博物馆。 现在随着生活娱乐的丰富化,无锡新建了不少专业的美术、书画、音乐场馆。2014年,无锡大剧院被英国《每日电讯报》文化版列为“世界上十二座最壮观的剧院”之一。
饮食 编辑
- 阳山水蜜桃
- 大浮杨梅
- 无锡毫茶
- 太湖翠竹
- 宜兴阳羡茶
- 宜兴百合
风景名胜 编辑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
5A级旅游景区 |
4A级旅游景区 |
历史名人 编辑
无锡历来人文荟萃、贤能辈出,可谓锺灵毓秀之地,故名流甚多,实在太多咧,以下仅列出部分无锡籍贯搭则长期寓居无锡的著名人物。
古代
- 泰伯(商):周太王的长子,爲將王位讓予三弟而南奔荊蠻,定都無錫梅里,建立吳國。
- 顾恺之(东晋):画家,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 李紳(唐):詩人、政治家,唐文宗年間入京拜相。作有《憫農》等詩流傳至今。
- 李綱(宋):抗金名相。祖籍福建,生于无锡东乡,故自号梁溪居士。宣和七年,金兵圍開封,李綱文人帶兵,殺敵保都。宋都南迁后,因力陈恢复中原而遭宋高宗贬,抑郁而终。
- 尤袤(南宋):為南宋四大家之一,以詞賦冠多士,官拜太常少卿。
- 倪雲林(元):畫家,善畫山水,早年師董源,晚歲以天真幽淡為宗,風格簡逸,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為元末四大家。倪氏亦喜治馔羞,其發明之“雲林燒鵝”至今爲無錫名菜一種。
- 王紱(明):画家,尤善山水与墨竹,其画《竹炉煮茶图》为传世珍宝,有清時因遭祝融而毁,乾隆帝为此曾专敕董诰复作该画。
- 谈允贤(明):明代知名女医,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汉朝义妁、晋朝鲍姑、宋朝张小娘子、明朝谈允贤)之一,著有《女医杂言》流传后世。
- 秦金(明):秦觀後人,先後任南北两京五部尚书,爲三朝太保。告老歸鄉後於惠山腳下建“鳳谷行窩”怡情自樂。其子孫後代便是在此基礎上得建寄暢園。
- 安国(明):布衣起家,经商成功一跃为富可敌国之名公。其好收藏古籍且钻研活字印刷,其经营之“桂坡馆”与邑人华燧之“会通馆”齐名。安国一生未入官,然其后裔则多仕,孙安希范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 华察(明):为无锡荡口华氏族裔,嘉靖时翰林院掌院学士,因与严嵩不合归乡。戏剧《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太师”之原型即为华察。
- 顧憲成(明):政治家,東林黨發起人之一,与高攀龙并称“顾高”。
- 高攀龍(明):政治家,東林黨發起人之一。天啓六年,受魏忠賢所迫,投河自沉。其自沉處後被稱爲“高子止水”,址存無錫江南中學老校舍內。
- 计六奇(明末):乡野塾师,好史学,明亡后愤作《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以寄托对故国之思。此二书为研究明末清初社会情势之重要著作。
- 严绳孙(清):博学之士,以诗词书画闻名,曾与顾贞观、秦松龄等十人创立云门社,时人称之为“云门十子”。
- 顾祖禹(清):地理学家,熟稔历史,著有《读史方舆纪要》。
- 秦松龄(清):秦觀後人,经学家,曾入明史舘参与修史。
- 顾贞观(清):東林八君子顧憲成曾孫,词人,与纳兰性德为至交契友。曾为营救好友吴兆骞而写下《金缕曲》,一时被传为佳话。
近現代(以拼音排序)
- 蔡振华:知名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历任中国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协会主席等职。
- 曹可凡:上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
- 陈源:知名文学家,笔名“西滢”,曾与鲁迅长期笔战,抗战胜利后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代表。
- 丁关根:中共技术官僚,前铁道部部长,因贵昆铁路火车出轨事件请辞。
- 顧崇廉:前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退役后加入亲民党参选立法委员,连任两届。
- 顾圣婴:中国知名女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文革时因受迫害而自杀。
- 顧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前中央大學校長,电机权威,文武全才。近代,無錫顧氏門中名溢縹囊,顧毓琇與顾毓琦、顾毓瑔、顾毓珍、顾毓瑞五兄弟皆堪翹楚,有“一門五博士”之美譽。
- 胡歌:生于上海,籍貫无锡。中国大陆艺人,因出演《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而有极高知名度。
- 華蘅芳:無錫荡口华氏族裔,清末數學家,深通格致之學,曾籌劃江南機器製造局,且翻譯算學、地質諸書多種。
- 华彦钧:即无锡民间所称之“瞎子阿炳”。华父为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家境颇丰,阿炳接掌后,因生活糜烂而败光家产,双目亦失明,只得以二胡演奏沿街乞讨,遂谱下《二泉映月》、《听松》等曲。哀音怨亂,盡於曲中,不想因此流芳。
- 蒋树声:物理学家,前南京大学校长。
- 林致平: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中兴大学首任校长。
- 陸定一:中共宣传家,是1949年后首任中宣部部长。
- 錢基博:古文学家、教育家,极通经史,與唐文治創辦無錫國專,導揚中華文化。子泉先生世居無錫城中七尺場,爲吳越王錢鏐在錫後裔之一脉。其子即钱锺书,其胞弟钱孙卿亦为无锡地方名仕。
- 錢穆:國學大家,立中國民族史觀之基,其學識可謂仰之彌高,桃李遍佈天下,有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之稱。賓四先生爲吳越王錢鏐遺脈、無錫東郊七房橋錢氏族裔。
- 錢偉長:著名力学家,前上海大学校长。与钱穆同为無錫東郊七房橋錢氏族裔,为钱穆亲侄。
- 錢鍾書:錢基博之子,著名作家,著有《圍城》、《管錐編》等。妻楊絳亦爲無錫人。
- 秦邦宪:即博古,秦观后裔,中共早期领导人。
- 榮宗敬、榮德生:近代民族资本家,先後在無錫、上海、武漢、重慶各地創辦申新纺织廠、茂新麵粉廠等企業。榮家後裔亦多從商,著名的有榮德生四子、紅頂商人榮毅仁;荣宗敬幼子、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荣鸿庆等。
- 唐翔千家族:唐氏爲無錫嚴家橋望族,紡織世家。唐氏家族在清末時即已創辦麗新紡織廠、協新毛紡廠等現代化工廠。1949年前夕,唐氏家族遷香港,繼續從事工商業。唐翔千子唐英年現爲香港政務司司長。
- 陶虹:中国知名演员,代表作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春光灿烂猪八戒》等。
- 王昆仑:前民革主席,1949年前曾为国府立法委员,是中共潜伏于国府中的上层人物。
- 王羽:台湾老牌艺人,以为港台电影早期武打演员出道。
- 吳稚暉:乃中華民國與國民黨元老,與孫中山交契篤深,爲蔣中正、蔣經國敬爲師表,身經辛亥革命、討袁護法、清黨、行憲等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稚老風流蘊藉,深愛中華文化,其发明之注音符号,至今仍可作爲学习中文拼读之一种工具,其篆书亦稱一絕,更曾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稚老生於武進,自幼由住在無錫江尖的外祖母撫育,故其亦常自言是无锡人。
- 薛福成:清末思想家、外交家,接受西方文化薰陶頗深,爲曾國藩重要幕僚,曾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故其無錫宅邸被稱作“欽使第”,此宅規模甚大,包括有戲臺、彈子(桌球)房、後花園等建築共六進,其孫薛汇东迎娶袁世凱小女後又增建一座洋樓於後。薛福成之後,未有子嗣再入仕,轉而投身於工商業,開辦有永泰絲廠等企業。
- 徐寿:中国近代化学研究先驱,与華蘅芳一同擘画江南機器製造局之建设,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
- 周永康: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北京大学校长。
- 許倬雲: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雖身患傷殘而氣充志定,著述颇丰。
- 杨绛:知名翻譯家、文學家,爲錢鍾書妻,兩人鶼鰈情深。
- 楊蔭杭:杨氏为无锡望族之一,自杨延俊後,雖有從業工商者,但仍多为秀士。补塘先生为法政学家,早年参与反清革命,民国肇建后任京师高等检察厅长,后归隐著书。其女即楊絳。
- 楊蔭榆:楊蔭杭妹,教育家,民國後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爲中國第一位女性校長,足可稱近現代中國女性之表率。然“女師大風波”時,因不願學生參與政治而遭魯迅無故作文揶揄,後歸隱蘇州。抗戰初,爲保護學生安全,被日軍誘捕殺害,遺體亦爲日軍投入盤門下河中。
- 楊蔭浏:杨荫浏(1899年11月10日—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理论家,对国乐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经与基督教会人士一起编辑制作赞美诗歌集,本人擅弹琵琶及三弦等中国乐器。
- 周舜卿:無錫民族工商业先驅,有“煤铁大王”之称,据闻《雷雨》中周朴园的原型即周舜卿。
- 張彬彬:男演員。
- 施之勉:中國歷史學家。
参考文献 编辑
- ↑ 王莽新朝辰光,無錫改過作有錫。
- ↑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无锡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中国政府网 (2007-09-21). 原始文档勒2014-11-05存档. 访问日脚2016-10-06.
- ↑ 优秀旅游目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原始文档勒2014-11-29存档. 访问日脚2016-10-06.
- ↑ 交通运输部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7年7月20日)。
- ↑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无锡内河港总体规划》(2010年2月)。 Template:Webarchive
- ↑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年8月16日)。 Template:Web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