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国
五代十国之一
![]() 吴越地区历史 | |||||||||
---|---|---|---|---|---|---|---|---|---|
史前 时期 约前9000 | 约前1100 |
上山文化 | ||||||||
河姆渡文化 | |||||||||
马家浜文化 | |||||||||
良渚文化 | |||||||||
崧澤文化 | |||||||||
馬橋文化 | |||||||||
勾吴 约前1100﹣前473 |
於越 约前1100﹣前306 | ||||||||
東甌 前472﹣前138 |
|||||||||
楚 前306﹣前222 | |||||||||
秦 前222﹣前209 | |||||||||
西楚 前209﹣前201 | |||||||||
汉 前202﹣196 |
吴(刘濞) 前202﹣前153 | ||||||||
孙吴 196﹣280 | |||||||||
晋 280﹣420 | |||||||||
南朝 420 | 589 |
宋 420–479 | ||||||||
齐 479–502 | |||||||||
梁 502–557 | |||||||||
陈 557–589 | |||||||||
隋 589﹣618 |
高智慧 刘元进 沈法兴 | ||||||||
唐 624﹣907 |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 ||||||||
吴越 907﹣978 |
杨吴 902﹣937 | ||||||||
南唐 937﹣975 | |||||||||
宋 978﹣1276 |
方腊 | ||||||||
元 1276﹣1355 |
杨振龙 陈空崖 方国珍 | ||||||||
張士誠 1355﹣1367 | |||||||||
明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
叶宗留 | ||||||||
清 1646﹣1911 |
张念一 钱宝通 | ||||||||
太平天国 1853﹣1864 | |||||||||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 |||||||||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 |||||||||
中華民國 1911﹣1949 |
日据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今 | |||||||||
注:所标年份是该政权统治吴越地区个辰光 |
吴越国(Uỵko)(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辰光个十国里向个一个,是钱镠建立个。都城是杭州。强盛个辰光有十三州个疆域,大约摸是现在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搭仔福建东北部。吴越国拢总有五位君主[1]。
创立人编辑
吴越国个开国国王是太祖钱镠,伊来勒廿年左右个辰光内,来勒钱塘江地区先后击败王郢,击退黄巢,争夺润州,生擒薛朗,抵御孙儒之乱,讨伐董昌谋逆,后来又常年搭杨行密父子拉锯,到十世纪初,才确立对两浙个统治[2]。
吴越国个历代君主编辑
吴越国行政区划编辑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
- 杭州(首府):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
- 越州(东府):辖会稽、山阴、诸暨、余姚、萧山、上虞、新昌、瞻八县。
- 湖州:辖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四县。
- 温州: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
- 台州:辖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五县。
- 明州:辖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县。
- 处州:辖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六县。
- 衢州:辖西安、江山、龙游、常山四县。
- 婺州:辖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七县。
- 睦州:辖建德、寿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县。
- 秀州:辖嘉兴、海盐、华亭、崇德四县。
- 苏州:辖吴、晋洲、昆山、常熟、吴江等五县。
- 福州:辖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等11县。
- 安国衣锦军。即今临安,是钱鏐个诞生地,故特升为衣锦军。
宗教编辑
吴越国个辰光,江南个佛教搭道教侪得到邪气大个发展。历代个吴越王侪顶礼膜拜佛祖,还邀请北方个高僧来江南传播佛学。让东亚个佛教中心,慢慢从隋唐帝国辰光个中原转移到江浙地区。杭州著名个雷峰塔、苏州个虎丘塔就是迭段佛教繁荣期个见证。